流感季提前1个月!新毒株H3N2 肆虐下,专家揭穿3个最坑认知!

时间: 2025年10月28日        来源: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

全班23人,18 人发烧请假,幼儿园提前放了秋假。” 宝妈张女士的吐槽近日冲上同城热搜。 这个本该11月才进入流感季的国家,提前五周宣布流行期到来。


这场流感浪潮,主角正是今年的新面孔”——变异后的甲型H3N2毒株。而去年是甲型H1N1,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的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,需引起重视。


临床上来看,甲型H1N1、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主要症状都是发热、咳嗽、咽痛,全身的酸痛、乏力和头痛都比较明显。


普通感冒往往以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,全身症状轻微。如果出现突发高烧、全身酸痛乏力、头痛等症状,要高度警惕流感。


01疫苗争议战:打了还感冒” 是骗局吗?三类误区必须澄清

去年打了疫苗还感冒,今年干脆不打了”—— 社交平台上的质疑声,折射出大众对流感疫苗的普遍误解。结合专家解读,这些认知误区正在埋下健康隐患:


误区 1:疫苗没防住感冒就是无效

流感疫苗只认流感病毒,不认普通感冒病毒。” 专家解释,普通人每年会遭遇2-4次普通感冒,多由鼻病毒、冠状病毒引起,而流感疫苗针对的仅是甲型H1N1H3N2 和乙型流感毒株。疫苗虽不能完全防感染,却能让重症风险下降70%


误区 2:身体好就不用接种

28 岁的程序员小李就栽在了这个误区上。他感染 H3N2 后硬扛3天,最终因心肌炎住院。年轻人免疫力强,但流感病毒可能引发免疫过度反应,导致心肌炎、脑炎等严重并发症。” 专家强调,医务人员、教师等密切接触者即使健康,也需优先接种——他们既是易感人群,也是家庭和社会的 病毒传播枢纽


误区 3:早接种会早失效

“10月接种的抗体,撑不到明年2月高峰?” 这种担忧完全多余。专家测算,流感疫苗产生的抗体虽在6-8个月后开始衰减,但核心保护力仍能维持12个月。10-11月正是最佳接种窗口,因为疫苗产生抗体需要两周时间,赶在高峰前建立防线至关重要。


02实战防护指南:不同人群的抗病毒手册

面对变异毒株的威胁,科学防护需分人群精准施策,疫苗接种与日常防护缺一不可:


重点人群优先防线(60+老人/ 0-5岁儿童/慢病患者);

疫苗选对是关键:老人建议优先选择四价疫苗;

6月龄-2岁婴儿只能接种灭活疫苗,禁止使用减毒活疫苗。


症状监测要敏锐:老人若出现意识模糊、呼吸困难,儿童若持续高热超3天或抽搐,需立即就医。慢病患者感染后,应在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,避免诱发基础病急性加重。


职场人群防护技巧

办公区消毒重点:每天用75%酒精擦拭键盘、鼠标等高频接触表面,H3N2在干燥物体表面可存活4小时,潮湿环境下则能存活24小时以上。


口罩正确佩戴:在电梯、会议室等密闭空间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,N95虽防护更强,但长时间佩戴可能降低呼吸舒适度,反而影响依从性。


全家通用免疫提升法

营养支持:每天摄入200mg 维生素 C(约2个橙子),搭配鸡蛋、瘦肉等优质蛋白,可增强黏膜屏障功能。


环境管控:室内每天通风3次,每次30分钟,湿度保持在50%-60%,干燥环境能加速病毒失活。


用药原则:发烧低于38.5℃无需用退烧药,可通过温水擦浴降温;切勿滥用抗生素,其对病毒感染完全无效。


这个秋冬,与其在要不要打疫苗” 的纠结中浪费时间,不如主动迈出接种点的第一步。毕竟,对抗不断变脸的病毒,最好的武器永远是 早准备、早防护。正如王专家所说:打疫苗不是怕流感,而是让流感怕你。

医生团队 DOCTOR TEAM

查看更多医生